张树华,广东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总经理,教授级高工,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,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。
张树华,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(现改为电力学院)。1996年调任四会互感器厂厂长。
2003 年10月15日,神州五号飞船发射与返回,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,标志着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,世界瞩目!而保障飞船发射时供电系统所用的“高原型电流互感器”来自一间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,它就是广东省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!
2002 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向社会招标,需要一批“高原型电流互感器”产品,以保障火箭和飞船的发射时供电系统的正常使用。经过层层严格考核后,广东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最终成为其合作伙伴,需要在三个月内研发出相应的互感器产品。互感器犹如人的心脏,是供配电系统的主要部件,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高寒地带,海拔3000多米,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0℃,相关产品能否适应当地条件,是个很大的技术难题。张树华接到任务后,带领工程技术人员找资料、查数据、做实验,废寝忘餐,日夜奋战三个月,攻克了均匀电场、降低局放和耐受高压三个技术难关, 300 多台高原型电流互感器成功应用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,保障了神舟5~11号和天宫一号载人飞船实现航天飞行!为此,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司令员特邀张树华到发射中心参观访问,司令员拍着张树华的肩膀深有感触地说:“过去,军工任务只能由保密工厂完成,现在民营企业也能为国防工业服务,真是了不起!”而相关成果也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, 张树华在其中为第一完成人。
从一间技术落后,设备不齐,资不抵债,濒临倒闭的互感器厂成长为一间为我国国防工业服务的企业,张树华功不可没!正是他的破旧立新,勇于创新,技术突破、延揽人才,“创新才是企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。”四会互感器厂才有了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从2003年起,张树华带领下的研发团队为四互研发制造出了超过120多项的产品,并通过了国家级或省级鉴定,平均每年超过10项的成果;其中有12项产品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16项达世界先进水平,填补了国内的空白;申请专利有100多项,已经授权有90项(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5项),在国内互感器行业内首屈一指。
张树华还荣获全国机械工业优秀科技企业家;“广东十大创新人物”提名奖;广东省第10届丁颖科技奖;广东省推动自主创新杰出企业家;广东省企业创新记录特别贡献奖;肇庆市杰出人才奖(奖金100万元);改革开放30年感动肇庆人物;肇庆市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家;肇庆市“身边好人”等荣誉称号。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对互感器厂的自主创新作出“重视自主创新就有竞争力,这样的典型要多发现、多宣传”的重要批示。
张树华还光荣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,受到胡锦涛总书记亲切接见。